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 ——202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-方奇志专访
发布者: 高靖旖
发布时间:2025-01-10
浏览次数:10

她是一位对教学和研究充满热情的大学数学老师,知识渊博,专业功底深厚,科研能力突出,学生们喜欢听她讲授何为“数学之美”。三十多年教学如一日,她始终保持教学激情,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。她的故事,是关于坚持与奋斗的故事,是关于智慧与奉献的故事,更是关于爱与启迪的故事。她就是202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——方奇志。


一、数海求知,铺就教育之路

方奇志的学术之旅,始于山东大学数学系的青葱岁月。那里,她以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然而,她并未满足于此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学术天地。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,她通过不懈努力,获得了博士学位,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二、投身教育,点燃智慧之光

1991年,方奇志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的热情和憧憬,走进了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系的大门。在这里她不仅是一名教师,更是一名引导者和启迪者。她坚信,教育的力量在于启迪心智、塑造灵魂。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,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,并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。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善于用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鼓励学生们勇于质疑、敢于探索,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。在她的引导下,学生们的思维之翼逐渐展开,飞向知识的海洋。

作为一名数学老师,从教33年来,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在三尺讲台上不断探索大学数学教育的真谛。在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,她深刻理解学校独特的选课制度对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意义,她会实施额外的加分奖励,以激励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学生,她还会反思如何能够激发那些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更进一步,在她的课堂上,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,更学会了如何思考、如何探索、如何创新。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,她“希望学生们有学术和科研上的自信,希望他们对自己将来工作有相对应的的铺垫与准备。”她强调研究视野的培养,面对学生不同的学科基础和未来目标,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。她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,用优秀科研成果带领团队和学生进入学科前沿,她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、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。

三、成绩斐然,常怀平凡之心

今年,方奇志获得山东省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称号,在此之前,她还获得过青岛市“劳动模范”“三八红旗手标兵”“建功女明星”“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谈到这些,她说“特别感谢组织信任我,让我获得了这些荣誉,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。但是对我而言,最重要的‘称号’是‘老师’。”

曾经担任教务处长的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和不懈的追求,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人才,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。她积极推动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2.0计划基地——崇本学院的建设,积极参加学业指导工作,在全国拔尖学生线上书院活动中做报告;她组织编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德学院三个专业培养方案,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添砖加瓦;她推动建设了跨学科的“创新教育实践中心”“i-Ocean”客空间,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;作为学校“通识教育中心”发起者和负责人,她还亲自带领团队面向全校开设“运筹优化”通识课,开展课程思政建设,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。她主持了多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,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多项。

四、亦师亦长,播撒希望之种

在谈到“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”时,她说“要上好课,要做好人,更要对学生好,把学生当孩子,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,静静地等待种子萌发、花朵绽放和果实挂枝”。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。

私下里,学生们喜欢喊她“方阿姨”,亲切俏皮又不失尊重。有一年她以教务处处长的身份主持学校毕业典礼时,学生们在台下大喊,“方阿姨,我们爱你!”那一刻,她永生难忘。她教授的一名毕业生曾表示,当年在她的课上,她不经意间的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自己,并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提到这些,她很是自豪:“我认为自己天生就有当老师的天赋,所以会为成为一名好老师一直努力。”作为一名老师,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传递做人的道理,以身作则,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,这是她为人师长的信条。

方奇志的故事,是教育者的故事,也是探索者的故事。她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,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成为了无数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她将继续以她的智慧、热情和爱心,点亮更多学子前进的道路,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。

 


数学科学学院

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名: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 ——202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-方奇志专访

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称:

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箱:

办     公     室:

办 公 室 电 话:

研  究  方  向:

她是一位对教学和研究充满热情的大学数学老师,知识渊博,专业功底深厚,科研能力突出,学生们喜欢听她讲授何为“数学之美”。三十多年教学如一日,她始终保持教学激情,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。她的故事,是关于坚持与奋斗的故事,是关于智慧与奉献的故事,更是关于爱与启迪的故事。她就是202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者——方奇志。


一、数海求知,铺就教育之路

方奇志的学术之旅,始于山东大学数学系的青葱岁月。那里,她以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然而,她并未满足于此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学术天地。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,她通过不懈努力,获得了博士学位,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二、投身教育,点燃智慧之光

1991年,方奇志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的热情和憧憬,走进了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系的大门。在这里她不仅是一名教师,更是一名引导者和启迪者。她坚信,教育的力量在于启迪心智、塑造灵魂。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,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,并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。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善于用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,鼓励学生们勇于质疑、敢于探索,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。在她的引导下,学生们的思维之翼逐渐展开,飞向知识的海洋。

作为一名数学老师,从教33年来,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在三尺讲台上不断探索大学数学教育的真谛。在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,她深刻理解学校独特的选课制度对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意义,她会实施额外的加分奖励,以激励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学生,她还会反思如何能够激发那些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更进一步,在她的课堂上,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,更学会了如何思考、如何探索、如何创新。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,她“希望学生们有学术和科研上的自信,希望他们对自己将来工作有相对应的的铺垫与准备。”她强调研究视野的培养,面对学生不同的学科基础和未来目标,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。她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,用优秀科研成果带领团队和学生进入学科前沿,她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、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。

三、成绩斐然,常怀平凡之心

今年,方奇志获得山东省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称号,在此之前,她还获得过青岛市“劳动模范”“三八红旗手标兵”“建功女明星”“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谈到这些,她说“特别感谢组织信任我,让我获得了这些荣誉,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。但是对我而言,最重要的‘称号’是‘老师’。”

曾经担任教务处长的她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和不懈的追求,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人才,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。她积极推动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2.0计划基地——崇本学院的建设,积极参加学业指导工作,在全国拔尖学生线上书院活动中做报告;她组织编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德学院三个专业培养方案,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添砖加瓦;她推动建设了跨学科的“创新教育实践中心”“i-Ocean”客空间,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;作为学校“通识教育中心”发起者和负责人,她还亲自带领团队面向全校开设“运筹优化”通识课,开展课程思政建设,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。她主持了多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,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多项。

四、亦师亦长,播撒希望之种

在谈到“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”时,她说“要上好课,要做好人,更要对学生好,把学生当孩子,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,静静地等待种子萌发、花朵绽放和果实挂枝”。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。

私下里,学生们喜欢喊她“方阿姨”,亲切俏皮又不失尊重。有一年她以教务处处长的身份主持学校毕业典礼时,学生们在台下大喊,“方阿姨,我们爱你!”那一刻,她永生难忘。她教授的一名毕业生曾表示,当年在她的课上,她不经意间的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自己,并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提到这些,她很是自豪:“我认为自己天生就有当老师的天赋,所以会为成为一名好老师一直努力。”作为一名老师,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传递做人的道理,以身作则,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,这是她为人师长的信条。

方奇志的故事,是教育者的故事,也是探索者的故事。她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,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成为了无数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她将继续以她的智慧、热情和爱心,点亮更多学子前进的道路,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。

 


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  
电话:0532-66787153
邮编:266100
版权所有©中国海洋大学     数学科学学院     鲁ICP备05002467号-1     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30号

官方微信

.